​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崛起时空态势感知系统渐成中坚力量
发布日期:
2019-08-05

浏览次数:

1234

2017年初,《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同年4月,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公共安全科技领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涵盖了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综合保障与应急等公共安全科技领域。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应急产业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据估算,我国消防安防、应急通讯、防灾减灾、反恐等领域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元。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产业关系民生,时空态势感知系统作为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了推进应急产业发展的一个实用创新技术支撑。因为应急产业这一“大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制造等第二产业属性的行业发展,还给包括应急物流、应急培训、应急科技、应急文化、态势感知、数字孪生等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应急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复合型产业,它是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效预防与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措施和手段的有机综合体,应急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国家的规划和科学的引领。其中,科技创新是对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不论是在应急产业的发展还是在应急管理上,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处置、态势感知和风险评估。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壮大,为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利用数据标签、数据细胞和数据活化等基本元素,构建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相匹配的城市数字映像模型,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为应急管理提供诸如:运行与预测,事件与模型,分析与算法,预兆与预警等城市应急预测系统。构建上述体系的基础是时空态势感知系统的平台建设,目前智汇云舟已经实现了这一高新产品的落地:


1.构建统一框架下的标准时空属性数据

把各种不同数据,在统一的时空框架体系下是进行数据规范化标定,形成具有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的标准时空数据;


2.打通数据流通瓶颈,消除数据孤岛,形成广泛连接数据流通网络,同时汇集到同一个时空框架下的感知平台,集合联结各种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人的认知感官体系,形成人对事物环境的综合第一感知;


3.在时空统一框架体系下,通过叠加科学知识图谱,对时空数据进行数据碰撞检测,发掘事物的内在关联关系,建立知识模型,最终生产出具有(行业属性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智能数据;形成了人对事物的逻辑上的第二次认知,逻辑认知。这些智能数据,包括关系图谱,事物的特定发展变化规律等;


4.将智能数据,在时空感知平台下进行综合可视化呈现,可以明显再现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态势,更好的形成认知回归;


5.通过将智能数据,叠加人工智能和位置智能分析,应用到企业行业领域,形成价值数据,进行科学辅助决策及仿真;


6.连接智能控制关联,最终形成自动化控制及联动应用。 


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是我们国家发展、树立大国形象的头等大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应急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注,智汇云舟将积极响应国家应急产业发展号召,深耕高科技应急技术,通过这套自主研发的体系平台,为推进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崛起时空态势感知系统渐成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