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网统管”“数字化转型”“治理能力现代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和政策的兴起与推广,对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推进应用场景的升级和扩展,推动应用场景创新更加活跃,主要表现在业务流程再造、数据价值挖掘应用场景重构和应用模式变革。
1、业务流程再造:全流程、全周期、多跨协同创新
基于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建设,可以打破传统的业务壁垒,助力城市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平台的“多跨”场景落地,从而实现城市整体智治。目前在打造城市“规建管一体”数字化设计场景总已取得一定创新突破,在数字空间内完整、准确呈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统筹考虑城市内人、地、物的关联,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避免“拆了建、建了拆”,实现“一张蓝图建到底”。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实现对城市原有基于行业数据建立的业务流程的整合,实现对业务运行模式的升级与重构。
2、数据价值挖掘:城市全要素空间信息共享共用
在各地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通过汇聚海量的多源异构、多尺度、动静关联的数据资源,已经实现数据的可展示、可分析,并逐步向实现城市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信息共享迈进,助力跨尺度实时精准化、科学化决策的空间治理。通过这些城市数据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城市的数据资源逐步向数据资产转化,汇聚的数据逐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服务,从而可以实现整个城市空间的增值。
3、应用场景重构:优化数字孪生体的构建及管理方式
通过优化数字孪生体的构建及管理方式,提升建模效率,并使其更好地为各领域应用赋能。目前在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提高三维建模的效率,加强空间几何数据与语义数据、业务数据的融合以及推动建立数字孪生体唯一标识编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探索和实践,如已经实现基于统一的坐标系将实时的监控视频流智能化精准匹配到三维模型中,数字孪生底座建设中三维模型与业务运行数据专题数据等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借助智能化建模、语义化分析、标识化管理,可构建形成虚实实时映射、人机兼容理解的智能化数字孪生体。
4、应用模式变革:从政府侧向企业和公众延伸
一方面,伴随技术升级与应用扩展,数字孪生城市的用户从政府侧向企业侧延伸,在社会范围内共建共享将成为新模式,在
CIM基础平台、数字孪生园区等的建设过程中,已出现政府通过云服务方式向企业开放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并提供平台化的应用开发环境,鼓励企业应用公共平台开展场景孵化、业务转型等。另一方面,基于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向民生领域辐射,探索政府与公民共建共用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平台成为数字孪生城市长效运营的新方向。在线上消费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在保障用户信息及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构建群体用户画像,通过打通公民各类信息,打造个人数字孪生体应用,为公民提供定制化、精准化服务推送,并可依托个人数字孪生体应用,打造立体化交互、沉浸式体验的新场景,允许公众在孪生城市中发布内容打造公共服务新模式,提升孪生城市粘性。